【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
【定价】79.8元/本
【售价】(1)50元/本(包邮);(2)100元/3本(包邮)
【作品介绍】
《成长之树》是一部具有鲜明时代价值与人文精神的公益纪实文集,全面记录了“苏州市成长之树公益助学中心”十五年来扎根乡村、陪伴孩子、践行信念的真实历程。全书通过资助人、受助学生、志愿者、合作伙伴等多元视角,以85篇亲历故事构建出一幅民间公益实践的群像图谱。文风朴素真诚,叙事温润动人,既具纪实力量,又富文学美感,展现了“点点微光汇成星河”的集体行动之美。该书不仅有助于展示民间公益的创新样本,也有重要的社会传播价值与教育意义。


【目录】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顾明华
善护念,快乐做公益 黄静玥 高飞
岁月流转果满枝 汤永坚
与成长之树温暖同行 沙娜
十五年:一颗种子长成一片森林 丁凡越
穿越迷雾 种下希望 米家辰 [ 加拿大 ] / 译:佳蔚
一束光照亮我的世界 万玉娇
查加笔记:原始部落秘境寻踪 汤永坚
深渊里急需一束光 汤永坚走访杂记 汤永坚
河流知道答案 汤永坚
石板之行:当贫困击穿想象 王华
赫章:群山的回响 杨文菊
山那边的呼唤:石板村行记 田然
一次跨越山海的成长之旅 罗琳
深山里遥望最远的星空 何政
义行助学善举济困 Donatien Niyonzima [ 卢旺达 ] / 翻译:佳蔚
用平凡诠释伟大 赵春姬
孤女的清华梦 李斐
周口见闻:被折叠的童年 陈丽霞
太阳部落的孩子等待阳光 何烨
困境里,教育是唯一的救赎 李斐
海拔四千米的心灵觉醒 张秀刚
年轮为证 向光而行 宋国祥
我们在一起,就很了不起 崔云
在爱中坚持,在光中前行 崔丽
从枫桥茶楼开始的助学之旅 阙文政
漫不经心的跟随 李新文
爱的年轮与希望的绿荫 张佳莹
我与成长之树的十二年 罗湘洲
那年盛夏心中种下一棵树 杜柳豫
行至暖处 树在心中 陈鹤兮
一善染心 山海为路 陈珍芳
一次邂逅 十年携手 樊静
笔墨有情 光照他人 黄静玥
线上同步教学,传递千里之爱 胡彬
我们一起为爱奔跑 胡丽萍
素心怀高洁 蕴玉抱清辉 杜柳豫
从心出发 遇见美好 黄继红
我终是在这里找到了答案 黄静玥
远程教学:一个表达爱的机会 蒋欣
我们成为彼此照亮的光 金芳
助人如饮水,乐道自怡神 李红英
“陆大抠”捧出一颗“舍得心” 陆云霞
米乐的十年成长之路 朱玮
十年如一 润物无声 黄静玥
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善的种子 高飞 黄静玥
守望绿意 播种希望 彭熹
与光同行 为爱深耕 谢良平
愿做一棵遮风挡雨的“大树” 苏玉
大树与小树:七年的守望与成长 王小礼
今朝助学护小树,明日凌云成栋梁 宣键清
八年志愿路 爱心绘彩虹 言欲晓
在奉献中安顿心灵 杨枫
于凡常中见真情 苑美琴
从心出发 向光而行 张瑾
十五年助学见证生长的力量 张维艇
与树同行 点亮希望 章爱军
八年同行 一路生光 朱群峰
在最美的年华里 做最温暖的事 陈婷
成长之树 温暖人生路 黄自佳
成长之树的年轮里,藏着高原孩子的春天 李春香
感恩的心 降拥拉姆
因为有你 无惧风雨 李江
向阳而生 沐光而行 龙倩倩
他曾经被点亮 如今为人点灯 罗琳
孤女西莫的眼泪 房玮
成长之光 感恩之树 严顺钦
我的冬天不再寒冷 杨贵蓉
我们一起长大 金玥
一场爱与成长的旅程 任昕宇
两代人共写爱的年轮 张泽宇
在给予中获得成长 郑陆易
以爱为名 步履生花 黄静玥
不为工作而来 而为热爱扎根 黄静玥
以笔为犁开拓精神家园 罗琳
公益直播:为“爱”痴狂 王华
种下星辰的人 黄静玥
“爱”的 N 种链式接力 杜柳豫
互联网筹款:成长的脚步与时俱进 陈丽霞 .
成长之树数字公益助学平台的自述 李红英
实施同步教学,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徐向群
严明的制度是组织健康的保障 房玮
【书评】
平凡者的远征 在助学长路上看见伟大
读《岁月流转果满枝》,像是跟着汤永坚的脚步,重走了一遍跨越十五年的助学远征。他不是作家,却用最朴素的情怀,把一段段关于爱与成长的故事,写进了岁月的书页里;他不是摄影师,可每一个字里,都藏着那些被记录下的、闪着光的瞬间;他也不是运动员,却用脚步丈量出了山区孩子与希望的距离,让“远方”不再只是地理概念,而成了触手可及的未来。
这一路,最动人的是“平凡”与“伟大”的奇妙交融。汤永坚和他的爱心团队本是再普通不过的人,有自己的工作、生活,却因一份对孩子的牵挂,把周末和假期都献给了往返泰和的列车。那一趟趟“周恩来号”绿皮车,车轮碾过的不只是铁轨,更是把“不可能”碾碎,铺成了孩子求学的路。他们记录美好,不是用相机的快门,而是用一次次家访时的倾听、发放助学款时的郑重,把那些困境里的挣扎与坚持、绝望里的微光与希望,都刻进了自己的生命体验里。这种记录,比任何摄影作品都更有力量,因为它带着温度,连着牵挂。
跨越千山万水的脚步,也格外令人动容。从江南烟雨到赣南山水,距离从来不是阻碍。汤永坚和他的爱心团队用双脚、用车轮,缩短的是孩子与高校的物理距离,更是把“梦想”从遥不可及,拉成了一步步能抵达的现实。那些山路的崎岖、旅途的疲惫,在看到孩子拿到助学金时的眼神,听到孩子考上大学的消息时,都化成了值得。这让我想到,所谓“伟大”,往往就藏在这些看似平凡的坚持里。不是一定要做惊天动地的事,而是把一件小事,用十五年的时光,做到了极致,做到了改变别人的人生轨迹。
最震撼的,是平凡事迹里铸出的伟大与辉煌。汤永坚不是火线英雄,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可他和成长之树的志愿者们,用一次次家访、一笔笔助学款、一年年坚守,做着最“英雄”的事——为困境中的孩子托举未来。他们让“教育公平”不再只是口号,而是变成了一个个具体的、温暖的行动。那些受助孩子从怯懦走向自信,从困境走进校园,又把这份爱传递下去的故事,不就是最辉煌的注脚吗?这让我明白,伟大从不需要“标签”,只要怀揣着对他人的善意,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就能铸就属于自己、也属于他人的辉煌。
在《成长之树》的字里行间,更镌刻着教育者的深情。长桥实验小学校长胡彬为这本书题词“爱满怀,星满天”,短短六字,道尽了教育的真谛——以满腔热忱滋养童心,让每一颗星星都能在爱的天幕上闪耀。这份爱,是课堂上的循循善诱,是校园里的默默守护,更是对成长最温柔的期许;这片星,是孩子们眼中的光,是笔尖下的梦,是未来路上终将绽放的万千可能。正是这份满怀的爱,托起了满天星光,让《成长之树》不仅记录着成长的足迹,更成为了一段关于爱与希望的温暖注脚。
读完这份“光阴纪”,心里满是敬重与触动。汤永坚们让我看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只要愿意拿出一点情怀、一点坚持,用平凡的自己,去点亮别人的人生。这一路助学的故事,就像一盏盏灯,照亮了山区孩子的求学路,也照亮了我们对“平凡与伟大”的理解——原来,伟大从不是高不可攀,它就藏在普通人的坚守里,在一次次为他人付出的行动中,慢慢长成遮风挡雨的树,结出满枝的希望果实。